会展•传媒区域经济中国智造品牌中国数字经济生态•环保匠心中国健康中国一带一路公益•志愿者经济与法读书•文化广角镜艺苑人生特色小镇诚信中国商业电讯上市公司中国风县域经济营商•招商新农村科创中国名医堂基层党建廉政中国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消费•时尚社会视点乡村振兴中国开发区部委直通车聚焦商协会宏观经济信息环球资讯投资要闻本委传真安全生产农业金融•理财政府法制企业传真传承城市•社区警界传真大美中国

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

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联政法〔2021〕2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科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商务、市场监管主管部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各直属海关,各有关单位:


推动制造业有序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拓展制造业发展新空间的重要途径,是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维护我国产业体系完整性、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提出以下意见。

下载: 

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pdf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科学技术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生态环境部


交通运输部


商务部


中国人民银行


海关总署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2021年12月25日


《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政策解读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


一、文件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业转移工作。2020年12月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时强调,鼓励支持东中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促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引导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强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建设。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我国产业体系完整性和产业链安全稳定面临较大挑战。同时,我国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需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的战略纵深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亟需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出台《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


二、如何准确把握产业转移工作总体要求?


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引导、自愿合作,统筹资源环境、要素禀赋、产业基础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体系,促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引导产业合理有序转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完整性,促进形成区域合理分工、联动发展的制造业发展格局。《意见》就推进制造业有序转移主要有5方面考虑:


(一)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尊重企业主体地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向优势地区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在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政策引导,弥补市场失灵。


(二)坚持因业施策、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类型产业的发展特点,精准施策、分类指导。同时,结合各地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条件,推动差异化承接产业转移,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承载力,支持特殊地区承接发展特色产业。


(三)坚持巩固优势、错位发展。围绕加强区域产业合作、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目标,鼓励探索区域间产业合作的新路径、新方式。通过政策引导优化产业布局,依据各地产业发展资源禀赋,支持各地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形成各区域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格局。


(四)坚持生态优先、安全发展。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思路,在满足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要求基础上,承接发展优势主导产业。


(五)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既要立足国内市场和产业需求,推动国内产业转移合作,又要高水平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培育新形势下我国产业竞争新优势,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三、如何把握制造业转移和承接的重点方向?


《意见》充分尊重企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强政府在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政策引导,提出制造业转移和承接的重点方向、重点产业。


(一)从产业维度,结合不同行业的特性和发展阶段,聚焦增强产业链根植性和完整性。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高载能行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分别向满足其发展条件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


(二)从区域维度,引导各地统筹资源环境要素禀赋、产业发展基础、能耗双控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差异化承接产业转移。一是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提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重点承接方向。二是重视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边境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产业发展,挖掘发展潜力、拓展发展空间、鼓励承接发展特色产业。三是推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进行更高质量地转移承接。


同时,《意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突出产业转移合作的开放性,在健全外资服务体系、提升外资利用水平、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合作方向。


四、《意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意见》明确提出制造业“转什么”“谁承接”“如何承接”,提出转移的重点方向、重点产业和保障措施,具有4方面特点:


(一)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意见》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向优势地区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充分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进行有序转移。坚持市场化原则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研究支持地方设立产业转移基金。


(二)高度重视生态环境要求。《意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要求,将统筹资源环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内容作为开展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工作中突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具体要求。提出要严格实施产能置换办法,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三)精准与目录配套互补。当前,优化产业布局领域的目录主要有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其中,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是以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资源条件等为基础,从优先承接发展、引导优化调整两个方面引导各地根据自身条件确定和发展相关产业,并提出主要承接地,助力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是《目录》的纲领,《目录》是《意见》的细化,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产业转移工作有序开展。


(四)创新提出3种转移合作模式。《意见》适应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建设的需求,结合产业转移工作实际提出了3种模式。一是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对接合作模式,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二是创新区域间产业转移合作模式,支持东部地区通过托管、共建等形式支持中西部、东北地区发展。三是探索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合作模式,鼓励东部地区科技创新成果在中西部、东北地区孵化转化。《意见》通过“3种模式”丰富了区域间产业转移合作的路径,为各地有序推进产业转移工作提供参考。


五、《意见》如何保障产业转移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我国产业转移实践不断取得新成效。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意见》坚持目标导向,聚焦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环境优化,着重解决实际问题。


(一)体制机制方面。一是破解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问题。包括鼓励产业转出地和承接地建立产值、收益、用地等指标分享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优化证照登记、海关监管、信息对接等政务服务。二是加强示范推广和服务。包括举办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开展产业转移典型合作模式遴选。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创建一批行业产业转移试点园区等。


(二)政策环境方面。一是突出统筹谋划,适时修订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等指导性政策,细化转移方向。二是强化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支持产业转移合作的金融产品,研究支持地方在风险可控和坚持市场化前提下,设立产业转移基金。三是完善要素支撑。从物流、土地、人才等方面,完善产业转移工作的各项配套措施,最大限度释放政策效力。


六、如何推动文件落实?


(一)联合多部门协同发力。《意见》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和市场监管总局10部门联合印发,各部门将按照职责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做好组织指导和协调服务,落实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指导各地相关单位细化落实并实施有关政策,充分发挥各部门在促进产业转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引导制造业有序转移。


(二)做好工作细化安排。《意见》印发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宣贯解读。面向地方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详细解读和宣贯《意见》内容。二是建立工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工作机制,按照《意见》明确的各项任务,细化重点任务分工,逐项抓好落实。三是加强过程管理。加强信息沟通、经验交流、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确保重点任务真正落地。

信息来源:工信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


【责任编辑:李文文】

哈尔滨市2024年度首单储备土地挂牌成交3.77亿元

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征仪路、伊春路西南侧的储备地块成功挂牌成交,成交价款3.77亿元

制造业投资热度指数攀升四成 设备“焕新”潜力大

今年以来,推动各类设备更新改造成为扩内需的关键一环。相关工程项目接连开工建设,投资热度攀升——多个直观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的“高频指标”印证了这一态势。

淄博: 用新质生产力打造竞争优势

深化平台服务功能,推动淄博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构建面向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的生态体系。

全球最高海拔单体容量最大风电项目首台机组成功吊装

由东方电气集团研制的全球最高海拔单体容量最大风电项目“中核萨迦30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20万千瓦风电项目”首台风电机组成功吊装。

福建省沿海地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作推进会在漳浦召开

通过现场调研交流、标准解读宣贯、工作情况汇报、技术案例介绍等方式,进一步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要求,部署推进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作。

江西省全面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

到2030年,中医药和大健康产业规模将显著扩大,到2035年,将成为中西部中医药强省引领区。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湖南邵东第八届五金机电博览会开幕 现场项目签约116亿元

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1个,签约总金额达116亿元,项目涉及金属智造、资源再生、跨境电商平台合作等业态。

百年口岸与花城联动 拓展绥芬河文旅产业链“朋友圈”

近日,在2024年黑龙江省“寒来暑往,南来北往”夏季旅游推介活动中,绥芬河市推介团队跨越3000多公里同行来到广州推介活动现场,用独特的中俄口岸商品和好玩的景区景点,来一场春夏的“双向奔赴”,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中欧班列一季度开行4541列截至3月底,累计开行超8.7万列

开行范围不断扩大,运量持续强劲增长,凸显我国外贸稳中向好的态势

黑龙江依安县“订单农业+定制农业”激发乡村振兴新引擎

春风送暖,万物生新。走进依安县新屯乡双园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棚棚绿油油的蔬菜苗长势喜人。村民们手持喷壶,忙着浇水育苗,呈现出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华安县长陈敏杰:推动针织机械产业扶优培强 打响华安特色品牌

华安县长陈敏杰带队到华安经济开发区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与针织机械企业代表座谈交流,共谋发展之路,共商发展大计,推动针织机械产业扶优培强做大,打响华安特色品牌,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年减碳6570吨湖北首条氢能源生态示范线投运

在汉宜高速潜江服务区,30辆49吨东风氢能重卡投入使用,在沿线4座加氢站的加持下,它们将每日奔跑在物流繁忙的江汉平原一带。

汇聚科创新动力 乘“丰”启航向世界 第十四届丰县电动车展览会开展

聚焦行业“新品”“优品”,深化国内外企业间合作,充分发挥行业专业展示平台的推动与引领作用。

淄博市高端精细化工和新医药2个产业集群登上全国百强榜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与上奇数科联合发布了《2024中国民营经济百强产业集群研究报告》,并公布了“2024中国民营经济产业集群百强榜”

首季开局良好未来增长可期 -“中国经济圆桌会”聚焦当前经济形势

最新公布的中国经济首季报显示,一季度,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中有升,经济结构调整稳中有进,但同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挑战。

全国首个柔直海上风电项目发电量突破50亿千瓦时

我国首个同时也是亚洲首个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送出的海上风电项目——三峡集团江苏如东800兆瓦(H6、H10)海上风电项目(以下简称“三峡如东项目”),累计生产清洁电能突破50亿千瓦时

总投资45.26亿元 福建漳浦县第二季度14个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

项目涵盖乡村振兴、鹿溪流域绥安段水环境整治、赤湖工业园五金园区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工艺、光伏、食品生产冷链物流、粮食储备库项目等

江西:着眼乡村建设与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联动推进

推动乡村建设与农业产业、乡村旅游、文化康养、乡村治理、乡风文明互融共促。2024年,江西省力争宜居村庄整治建设完成率达96%。

东方电气集团获12000米超深井全国产化智能钻机订单

东方电气集团旗下东方宏华成功斩获12000米超深井钻机项目订单,该项目将于年内在新疆开钻,向着地球深部不断进军。

阜阳市马寨乡:“大托管”促增收,“品牌姜”兴产业

实施‘大托管’当年,夏季小麦每亩收益分红1260元、秋季玉米每亩收益分红1160元,两季累计每亩分红比托管前净增收1200多元。